|
毕修颖,男,1965年,教授、博士、船长。 日本东京商船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广州航海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通讯评议专家。主要研究船舶避碰,船舶通航安全方向。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70篇,出版教材3部,主持完成科研项目45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5项。 主讲:航海学,船舶操纵,航海英语 |
|
唐强荣,男,1967年,教授、博士、大副。 现任广州航海学院副院长,交通运输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社会兼职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2019-2023年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海上安全理论与保障技术和航运产业管理;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 主讲:船舶货运,航海英语
|
|
沙正荣,男,1963年,教授、博士、教授级高工。 参加了10多部国内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主持了“国际海事法制发展跟踪研究”等6项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课题和“IMO审核机制强制化和对策研究”等3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发表了海事专业论文、译文和专业学术报告40多篇,出版或联合出版与海事管理相关的专业书籍10多本。自2005年至今,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技术官员,参加了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IMO文件履约分委会、HTW分委会、审核机制联合工作组和海上保安专家组等国际会议20多次。向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上安全委员会和相关技术分委会提交了18份提案。参加了《国际海难事故安全调查规则》、《被认可组织规则》等10多项国际公约规则的起草或修订工作。2006-2009年,担任中国海事局的审核机制工作组副组长,负责中国应对IMO审核机制的审核准备工作,担任2009年我国接受IMO审核期间的国家联络人。 主讲:海洋与港口船舶防污技术,海上安全公约 |
|
卓永强,男,1969年,教授、博士后、大副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专委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航海教育研究》杂志编委,中共党员,1969年10月生,浙江嘉兴人。主要从事海上交通工程、船舶航行安全和船舶管理的科学问题研究及开展相关科技服务,熟悉船舶的操纵性能和船舶航行安全决策过程。主持过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交通部科技基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长江海事局、湛江市交通运输局等课题20多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和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8篇被EI收录。合作出版科研专著3本,主编出版教材2部。 主讲:海事英语口语、航海概论、航海英语、驾驶台资源管理等十门课。 |
|
张敏,海运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广州法学会航运法学会副会长,黄埔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海事仲裁委仲裁员,广州仲裁委仲裁员。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专著《我国物流私法体系建构方法论》,《彻底搞懂提单-中国理论与实践》,主编出版国家“十四五”规划材并获全国物华图书三等奖。新近研究领域航运科技法。本校海商法专业创始人。 主讲课程:海商法总论、法学导论等。 |
|
李德鑫,男,1972年出生于广东五华,现任广州航海学院海运学院教师,正高级船长,中共党员。 1996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后入职中国海运集团,从事远洋船舶运输工作,2005年考取远洋船长证书,2011年通过高级船长评审,2022年获正高级船长职称。从2006年起历任5千吨级、4万吨级、5万吨级、7万吨级、11万吨级和30万吨级的船舶船长共12艘次,航经约30个国家的近百个港口,航海生涯安全记录良好。既有丰富的航海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航海理论知识,发表专业论文10篇。2016年调入广州航海学院任专职教师,热爱航海教育事业,保持良好政治觉悟,注重个人师德修养。除了参与在校学生的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多期船长、大副培训班船舶操纵和避碰的教学工作,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与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他还多次带领本校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圆满完成上船认知实习。曾于2019年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主讲课程:《船舶操纵》《船舶避碰》《油轮安全管理》《安全科学导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