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学院 供稿)为构筑更为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增进青年博士间的深度互动与合作,2024年12月05日下午在航海楼512,航运学院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第一期“聚焦海洋强国,培育航运红匠”青年博士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由副院长刘传润主持。

我院近年新引进10名青年博士教师围绕碳中和、新能源、材料科学、通信技术、环保技术等前沿话题,从不同学科角度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活动伊始,刘传润致开幕词,他强调了海洋强国战略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青年学者积极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培育航运红匠奠定坚实基础,为院校科研发展、学生科技竞赛等贡献青年教师力量。随后,学术沙龙正式拉开帷幕。
在碳中和环保材料领域,杨玲梅博士的《初识新能源,走进可再生能源》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前景,为与会者打开了新能源世界的大门。来自材料科学领域的韦靖博士则以《铁基非晶合金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铁基非晶合金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优异表现,为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方案。龙晓燕博士的《碳中和背景下高强度素钢研究进展》分享了高强度素钢在碳中和背景下的最新研究成果,她详细介绍了高强度素钢的成分、性能及应用领域,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生产,降低碳排放。郭学平博士和韩冰博士为大家带来了《涂层技术在船机修造中的潜在应用》和《碳纳米管增强高熵合金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报告,分别探讨了涂层技术在船机修造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探讨了碳纳米管在高熵合金涂层中的增强作用,以及该涂层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性能表现,为新型耐磨材料的研发、船机修造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船舶电力推进领域,张国岭博士的《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研究进展》报告详细介绍了燃料电池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船舶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董良雄博士在《船舶推进系统的实验研究》报告中,分享了他在船舶推进系统实验研究中的以往研究经验和最新成果,为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陈丽丹博士带来了《配电变压器重过载预测方法》的报告,她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配电变压器重过载预测技术,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日期配电变压器的重过载情况,为船舶电站配电变压器等配电设备提供了有效的运维支撑。王磊博士则报告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船舰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详细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船舰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信技术是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芳博士的《面向6G的海上宽带通信》报告,探讨了6G技术在海上通信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最后,与会教师们一起探讨了学术合作、学院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开展等问题。

本次青年博士学术沙龙为航运学院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一期,后续将常态化开展,形式上包括院内教师交流、校内教师交流、邀请校外专家交流、面向大一大二低年级科技学术讲座、面向大三大四学术讲座以及针对“挑战杯”、“互联网+”等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等学术讲座。旨在为大家构建多维度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激发科研热情,拓展师生学术视野,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科研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初审:航运学院 陈丽丹
复审:航运学院 钟聪仕
审定:航运学院 周 楠